> 文章列表 > 论语中有关中庸的句子

论语中有关中庸的句子

论语中有关中庸的句子

在《论语》中,关于中庸之道的句子有:

1. “中庸至德,民鲜久矣。” —— 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中庸之道的至高道德,指出这种道德在民间已经很少见了。

2. 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” —— 这句话说明了处理问题时应该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,并采用中庸之道来施行于人民。

3. 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 —— 这句话讲述了君子能够在保持差异的同时和谐相处,而小人则只能表面相同内心不和。

4. 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” —— 这句话描述了君子的沉稳和不骄傲,以及小人的傲慢和不沉稳。

5. “中庸之道,无过不及。” —— 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适度,既不过分也不欠缺。

6. “过犹不及,中庸为贵。” —— 这句话说明了过分的和不及都是不好的,只有中庸是最可贵的。

7. “道不可极,中庸而已矣。” —— 这句话表达了道无法达到极致,只有中庸是适合的。

8. “居中而正,和而不同。” —— 这句话讲述了保持中立和正直,同时能够和谐相处而不强求一致。

9. 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 —— 这句话阐述了天性、道和教育的概念,与中庸之道有密切关系。

10. “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” —— 这句话讲述了学习、实践和知耻的重要性,与中庸之道的精神相契合。

以上句子均体现了《论语》中关于中庸之道的思想和原则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《论语》中中庸之道的具体应用实例有哪些?

如何理解《论语》中的中庸之道?

《论语》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中庸精神?